在唱片业当中,明星,作为“作品”或者说“商品”的创造者,当然是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。
但对于任何一家唱片公司来说,从来没有哪个明星会是无可替代的,除非它的名字叫做【les】。
对于mad唱片来说,【ac-130】乐队同样如此。
虽然重要,但却不是不可或缺。
甚至于,他们都没有重要到可以让罗杰三人暂时放下自己的工作,对比尔博姆等人进行一番安抚。
对于唱片业来说,离开任何一个明星,整个行业都不会出现任何的变化。
依然繁荣,在“娱乐至死”的口号中榨干粉丝钱包中最后一枚硬币。
随着天气渐渐炎热起来,不知不觉间已来到夏季。
《实习医生格蕾》在首轮试播集中拿到了八百万出头的收视人数,对于一部夏季新剧来说,这是一个十分亮眼的成绩单。
虽然不如《美国偶像》,或者其它大热剧集那般惊人,但在夏季档剧集当中,已经可以排在第二梯队的位置。
考虑到《实习医生格蕾》的成本不算高,至少盈利绝对不存在问题,自然也就不存在被砍掉的可能。
只要一部剧还能赚钱,投资方会一直拍下去,直到天荒地老。
这种拍给家庭主妇看的剧集,罗杰的兴趣不大,只关注了它的成绩,然后依照约定向第三方担保公司的账户中打入后续的经费,就不再多管。
乐队的经历,更多的还是放在了《月之暗面》的宣发上。
这张专辑的后期制作还没有完成,不过也只剩下了一些收尾的工作,最晚六月底,就可以完成母带的制作。
相较于前世平克-佛洛依德在录音室里花去了近半年的时间,罗杰三人的速度要快得多,哪怕加上后期的时间,也只用了平克-佛洛依德的一半。
而专辑的质量方面,两个版本虽然略有不同,但却可以说是旗鼓相当。
这当然不是因为罗杰三人的能力更出色,而是因为他们省略了修改曲谱、打磨歌词的时间,直接拿出的就是成品。
事实上,那些录制过程长达几个月,甚至一两年的专辑,大部分时间都是浪费在一次次的尝试,不断修改曲谱和歌词的过程。
如果省略掉这个过程,任何一支合格的乐队,录制一张时长在40分钟到一个小时之间的专辑,耗时都不可能会超过两个月。
若是某些以速度而闻名的“快枪手”,甚至不到一个月就能完成这项工作。
咳……扯远了。
乐队为《月之暗面》的北美发行,制订的宣发预算高达五千万美元。
其中宣传预算三千五百万美元,发行预算一千五百万美元。
前者不必多说,就是各种铺天盖地的广告。
常规一些的,诸如海报广告、媒体软文、电视、电台节目推广等等。
非常规的宣传手法就多了,每一次推广,都是在考验营销人员的想象力极限。
不过像《月之暗面》这样的专辑,却不需要那些花里胡哨的操作,直接一路平a莽过去,反而是最为稳妥的宣传策略。
至于发行预算,包含的内容则要更多一些。
最主要的大项是cd刻录成本,以及运输成本,这两项预计就要花费超过一千万美元。
剩下还有一些零零碎碎的小笔开支,比如出版号申请费用,运输、储存过程中的保险费用,等等。
甚至还有“与零售商谈判过程中的接待开支”这样打擦边球的账单,也会走发行预算的账目。
投入如此巨额的预算,乐队和mad唱片对《月之暗面》的预期也很高。
北美实体唱片销量一千五百万张以上。
这就是乐队对《月之暗面》的期望,当然,这里的销量,指的是出货量,而不是零售端销量。
至于数字销量,由于价格、分成比例等等,在总收入中所占的份额很低,宣发的重点从来都不在这一块。
首年销量一千五百万,意味未来有冲击riaa累计销量排行榜单前十的可能。
如今,在riaa专辑累计销量排行榜单上,排在第十位的,是一位叫做加思-布鲁克斯的乡村歌手。
他的《两世()》,以2000万出头的销量,在专辑榜排在第十位。
而罗杰三人至今位置销量最高的《怪胎》,则以1700万排在二十名开外。
这张专辑虽然是乐队卖得最好的一张专辑,但潜力已经消耗殆尽,想要突破2000万大关,再过十年都未必能够做到。
反而是《摇滚圣经》系列中卖得最好的几部,比如《无名专辑》和《所罗门之钥》,更有可能超过加思-布鲁克斯的《两世》。
《月之暗面》,同样具备这样的潜力。
甚至于,如果运作得当,有可能在很短的时间之内,比如三年以内,就冲入riaa专辑榜的前十。
“历史销量榜前十?”
听到罗杰的这个想法,负责《摇滚圣经》系列发行的麦克唐纳思考了片刻,提议道:“如果有这个想法,我们可以考虑额外划出一笔资金,专门来运作这件事。”
“运作?”
罗杰眉头一皱,问道:“你是想说刷销量吧?”
刷销量这种事在乐坛不算常见,但也并非没有人做。
操作的方法很简单,和某个合作密切的经销商谈好,自己掏腰包购买专辑,在这一部分“自掏腰包”的账单中,经销商只收取很低的“手续费”,以及税务等方面的成本,而不是按照一般的正常销售数据来分账。
有时,甚至不会产生实际上的交易行为,而是单纯的在账目上走一遍。
比如说经销商甲从发行方乙处进货100万张专辑,乙再以私人或者其它某个马甲的身份,从甲处将这100万张专辑买回来。
实际流动的只是资金,而这100万张专辑却并没有进行过任何转移,一直停留在甲的仓库之中。
当然,即使双方谈好,这种刷销量的行为成本也不会太低。
因为刷的少了没意义,而刷的多了,光是因为资金流动而产生的税款就不是一个小数目,而且想要经销商配合,最起码也要付出一部分额外的“手续费”。
如果是一张零售价格为20美元的专辑,通常而言,每刷一个销量,成本大约就在2-3美元左右。
一般情况下,唱片公司是很少这么干的,因为没有利益。
反而是那些追求名气的明星,很有可能自掏腰包去刷销量,但通常也不会刷得太多。
提示:本小说不支持浏览器转码阅读,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转码阅读既可正常观看!